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该案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管辖?/刘永强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2 04:47:14  浏览:836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该案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管辖?

(案情)
原告福建省漳平市振福化工有限公司,住所地漳平市永福工贸小区。
被告邓友彬,男,1959年5月5日出生,汉族,干部,住漳平市土地局永福土地所宿舍。
1999年4月5日,邓水平受聘为原告在浙江省区域范围内的业务员,被告为邓水平提供担保,并签字。担保声明约定:我(指被告邓友彬)愿作为其合同推销员邓水平同志的经济担保人,并连带承担他(她)在推销过程中的一切经济责任。被告在“担保声明书”中注明:请贵公司与推销员之间加强联系、监督。1999年9月下旬,邓水平携款外逃,原告遂起诉要求被告承担保证责任。
原告诉称,1999年4月5日,邓水平受聘担任原告在浙江省区域内的业务员,同年9月下旬,邓水平携款去向不明,经结算,邓水平尚欠原告的货款计人民币197301.66元,被告系邓水平的经济担保人,依法应当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被告拒绝,原告遂提起诉讼。
被告辩称:原告在聘用邓水平为业务推销员时,答辩人在“担保书”中签字。原告与邓水平之间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劳动合同,“担保书”不是要实现债权人的债权,而是要保证“被担保人”不损害企业的利益,实际是原告怠于本单位职工的管理,将风险转嫁给担保人的不平等合同,该合同无效。现邓水平截留原告的货款潜逃,已构成犯罪,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答辩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审理)
本案“担保合同”所指向的“主合同”,约定的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担保”的内容不是要实现债权人的债权,而是要保证“被担保人”在行使职务过程中的一切经济责任,这种债权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即可以是正常履行职责产生的,也可以是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因此,本案的“担保合同”不符合《民法通则》和《担保法》的规定,由此引起的纠纷不应当由民法和担保法调整,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四款规定,判决驳回原告福建省漳平市振福化工有限公司的起诉。
(评析)
本案看似一起普通的保证合同纠纷案件,但其所涉及的“保证”是否属于“民法”或“担保法”的调整范围,是关系到原告的诉请能否得到法律保护的关键问题。原告认为,被告在担保合同上签字保证,符合法律规定,为有效合同;被告认为担保无效。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第八十五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担保法》第二条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以上规定明确指出,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只是对因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主合同发生的债进行担保。这些主合同约定的当然是民事关系,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受法律保护。原告与邓水平从表面上看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但邓水平受聘后与原告形成的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内部从属关系,主体地位不平等。被告所担保的债,是原告与邓水平之间因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所形成的,是不确定的,也不符合《担保法》第二条规定的可设立担保的债,这种债不属于民法和担保法调整的范围。邓水平受聘期间与职责有关的行为,原告应当按照刑事法律或者行业纪律规定去寻求解决,因此本案不属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福建省漳平市人民法院 刘永强 李龙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机电设备成套单位资格认证收费标准的复函

国家物价局 财政部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机电设备成套单位资格认证收费标准的复函
1993年4月5日,国家物价局、财政部

物资部:
你部《关于请批准机电设备成套单位资格审查收费标准的函》(〔1992〕物函计价字431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为了加强对设备成套工作的管理,确保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提高设备成套工作水平,“物资部、国家计委、机电部机电设备成套单位资格审查办公室”开展对机电设备成套单位的资格认证工作,可以收取如下费用。
一、资格证书(一正二副)每套20元
二、认证费 甲 级 1500元
乙 级 1200元
丙 级 1000元
三、公告费按实际支出收取
收费收入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存储,专项用于证书印制、专家评审、资料及通讯等认证业务开支,不得挪作他用。
收费单位应按规定到指定的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收费票据。


农业部、商业部关于加强卫生杀虫剂登记和销售管理的通知

农业部 商业部


农业部、商业部关于加强卫生杀虫剂登记和销售管理的通知
农业部、商业部




目前,卫生杀虫剂的生产、进口、销
售和使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相当多的卫生杀虫剂未经登记和严格审查就进入市场;(2)配方混乱,一些高毒农药也被用来制作卫生杀虫剂产品;(3)生产厂家过多,尤其一些小厂不具备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粗制滥造,质量无法保证,致使假劣产品屡禁不止。
为加强卫生杀虫剂的登记和销售管理,保障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产品活动,保护消费者利益,特通知如下:
一、根据有关规定,国家对卫生杀虫剂实行农药登记管理制度,未经批准登记的卫生杀虫剂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外产品未经批准登记不准进口。
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卫生杀虫剂的登记管理工作,生产卫生杀虫剂的国内生产企业和国外厂家必须向该所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三、卫生杀虫剂的经营执行现行的农药经营管理办法。各级供销社、农资公司及负责零售的日杂、百货等经销单位,要严格把关,不得经销、代销或以其它方式出售未经批准登记的卫生杀虫剂产品。
四、各级农药检定、工商行政管理、经销部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要督促检查,切实做好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映,严肃处理。



1993年3月2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